Facebook 加廣告的那種人(Spammer), 似乎有些特性
Facebook 加廣告的那種人(Spammer), 似乎有些特性:
a. 名字都很標準, 很像姓名產生器製造的....
b. 狀態幾乎是公開的, 這樣才能把廣告放在動態或照片內....
c. 也許會潛伏個幾天....
d. 除了廣告外, 貼文都是轉貼的, 大約在 10 篇內, 甚至沒有貼文....
e. 照片數很少, 大約在 10 張內, 甚至只有廣告的照片....
f. 照片是風景畫或網路上常看到的圖....
g. 有些Spammer會先在照片標(tag)很多人, 而可能先沒有說明, 過幾小時才把廣告文放上去....
所以如果好友是那種很少用 FB 又加一堆好友, 這種人被加進某人(Spammer)的動態或照片, 就可以留意是否被加進廣告照片內, 再把這個照片的所有人(Spammer)加入黑名單(Block)
整理一下省電的原則
整理一下省電的原則, Xmind 檔: http://ppt.cc/eS0_
其實 LED 並沒有各業者宣傳資料中的這麼好, 因為:
1. LED 本體省電, 但需要變壓器, 變壓器本身耗電, 所以用在 USB 小燈是省電(不太需要變壓), 可是用在家用照明就耗電(因為要 110V 降壓), 特別是 E12 插座(佛桌或小夜燈), 因為小所以會用功率比較差的變壓器.
2. LED 省電但是演色性較低, 所以用來當照明還夠, 可是要當"閱讀"等用途, 就容易覺得疲勞.
3. LED 是點光源, 所以對於大範圍的照明, 需要很多顆 LED , 若沒有先配好線, 則以傳統插座(如 E12 或 E27 )來安裝, 會遇到變壓器浪費掉的問題(同 1)
4. LED 不耐熱加上變壓器發熱, 所以需要散熱, 不適合密集安裝.
5. LED 開開關關也不容易壞.
所以 LED 適合在輔助照明, 例如: 走道, 小夜燈; 配合感應器開開關關, 可以提供有人才照明, 沒人就關掉.
LED 本體有些優點, 所以像手電筒, 腳踏車燈就很普及, 因為本來就是直流電, 而且是點光源.
在家用是被變壓器拖累, 又不像日光燈有這麼標準的規格.
如果能有廠商或聯盟推出: LED 專用燈座(高效率變壓器) + LED 燈組, 這樣 LED 才能看出更多優勢.
而省電燈泡雖然發光原理跟日光燈一樣, 不過結構是不一樣的:
日光燈: 分為燈管與燈座, 而燈座上有安定器與啟動器.
省電燈泡: 燈座通常是 E27 , 而燈本身包括安定器與啟動器.
為什麼日光燈會比省電燈泡更省電, 因為:
1. 日光燈管是直的, 耗損比省電燈泡少.
2. 省電燈泡為了成本考量, 安定器通常用比較便宜, 品質也良莠不齊.
3. 省電燈泡為了外型, 電路比較密集, 散熱較差.
但是省電燈泡有這些優點:
1. 相容傳統燈泡插座, 更換較容易.
2. 佔用空間較小.
所以為了美觀或集中光源, 再考慮省電燈泡, 如果範圍大一點, 就以日光燈為佳. 而且日光燈最好是換電子式安定器.
只是省電燈泡或日光燈的啟動器與安定器不適合經常開開關關, 以及啟動稍微會沿遲;
所以像廁所常開關, 還是考慮用傳統燈泡;
而走道或夜間需要照明, 則可以考慮 LED + 感應器.
另外家用的話也可以考慮 PL 架構的燈具, 只比省電燈泡多一點空間, 可是燈管跟安定器是分開的, 燈管可以單獨更換, 可兼顧集中光源及省電的優點. (還是不適合開開關關就是.... ^^!)
所以:
1a 家裏已經裝潢好, 用傳統燈泡(E27座) -> 除非為了美感, 不然先換省電燈泡.
1b 家裏已經裝潢好, 用 T8 日光燈 -> 如果是磁感安定器, 建議換 T5 + 電子安定, 如果已經是電子安定器, 就用到壞再換.
1c. 家裏還沒裝潢或燈具已經壞了 -> 客廳, 房間等長時間照明用的換 T5 日光燈 + 電子安定器.
2. 桌燈 -> 還沒買的話就選 PL 或 T5 燈, 已經買了燈泡型(E27)就換省電燈泡, 已經買了 LED 就看自己覺得順不順眼(我是看不順眼啦 XD).
3. 走道 -> 用感應器 + 白熾燈或 LED : 平常沒人不太耗電, 而選開開關關耐用的.
4. 浴廁 -> 白熾燈 (考慮加感應器) : 平常沒人不太耗電, 而選開開關關耐用的, 而且耐潮濕的.
5. 廚房 -> 無特別建議, 不過可以考慮加感應器, 這樣夜間要喝水或進出就不用再找開關.
6. 陽臺 -> 無特別建議, 應該開燈的機會很少.
為什麼日光燈裝磁感安定器最好換掉呢? 因為磁感是直接轉換插座的電力, 以台灣來說, 電力每秒有 60 次跳動(60Hz), 而這跳動會反應在日光燈上, 雖然不容易感覺到, 但是在看傳統映像管螢幕或傳統電視時, 由於傳統映像管也有掃瞄頻率, 兩個頻率交錯下人眼更容易疲勞, 所以有個說法是"客廳不該裝日光燈", 但現在已經有電子安定器, 頻率更高, 而且電視也大多改用液晶螢幕, 沒有掃瞄頻率, 所以"客廳不該裝日光燈"算是被克服了.
新玩具: 無線軌跡球使用感想
趁特價買了 K72352 無線軌跡球, 55 分....
1. 整體大小: 90 分
2. 使用建議: 姆指 + 無名指 = 按鍵, 食指 = 球, 中指 = 上下捲動感應區.
而不優的地方在於: 按鍵施力點與力道分配不對!
先拿目前在用的羅技木星拆開來看, 按鍵是長水滴狀, 關節設計為一個長條型受力, 所以無論手指長短, 只要往外壓, 力道觸感是差不多的.
而 K72352 的問題在於, 似乎按鍵只有一個中心微動開關, 所以這邊會成為支點, 如果手指比較長的人, 例如要用無名指按鍵, 就會造成要按很深(離微動開關很遠), 而用大姆指按鍵又很淺(離開關很近), 造成這款雖然設計成左右對稱, 但幾乎是一定要姆指按主功能鍵, 就需要去調整 OS 的按鍵對應, 造成不方便.
而自己習慣用的木星, 只要一隻手累了, 轉個方向換另一隻手用, 只是手指不同, 按鍵力道是一樣的, OS 也不用切換了.
所以除非真的很在意收線又需要軌跡球, 例如當家用電腦遠端控制, 或車用電腦等狀況, 否則不特別建議.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