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nyDesk Windows版沒有註冊的話
執行後會等
然後延長到100秒
再延長到等1000秒

 預算照舊就可以執行嗎? 當然不可能.

假如去年退休軍公教有10萬人分5兆運算.
照舊則還是5兆但退休人數增加到10.1萬人.

那要:
1. 0.1萬退休的人不要領?
2. 每個人都領, 12月不給?
3. 每個人都領打折的額度?
4. 換掉亂擋預算的立委.

 台電少了政府補貼, 擬漲工業電費15%
工業用電就包括各種台灣製造與加工品, 還有許多物流倉庫用電等.

就是所有台灣製造, 加工, 物流成本都會提高, 也就可能轉嫁在運費與售價上.

阻擋政府補貼的就是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.

iPhone x 健康 x 用藥 建議建檔方式

自從使用iPhone, 發現健康App可以記錄用藥, 就陸陸續續紀錄了短期的鼻過敏噴劑, 感冒用的緩解藥物, 一直覺得用藥功能堪用但不是很好用.

最近因為手術, 復原階段需要比較多種藥物, 趁機測試用藥的功能, 並稍微整理一下心得, 建議之後的建檔方式.


相關條件:

  • 健康App: 分為藥品與記錄兩大類; 另外有一個不是很好用的提醒時間.
    • 藥品: 藥名不能改, 其他都可以改.
    • 紀錄: 只有紀錄次數與時間, 沒有紀錄數量.
  • 藥品有"成分", 商標, 製造商等.
  • 從不同醫療機構, 不同時間, 會領取不同數量的藥品.
  • 不同階段使用的藥品數量可能不同.

 

建議:

  1. 建立或管理藥品:
    1. 以"商品名"為主要的藥名, 因為這項不能修改; 而且不要加上其他資料.
    2. 依照藥的外型, 選擇圖示等.
    3. 若是單一成分與含量, 再輸入含量. (註: 公絲=毫克=mg)
    4. 用藥時間先選"需要時才使用".
    5. 在"顯示名稱"輸入中文名稱. (在台灣用到.)
    6. 在備註第一行輸入"學名藥"或成分相關資料.
    7. 在備註第二行起, 輸入每次領藥的日期與醫療機構, 若不是每次1顆, 也註明在這邊.
      在台灣因為醫藥分業, 建議填診所或醫院.
  2. 建立用藥提醒:
    1. 因為每次療程, 可能會有分幾種組合, 例如: 三餐+睡前, 純睡前.
      所以建議先建立藥品後, 再依個人作息輸入用藥提醒.
    2. 工作可能會有週休, 而用藥提醒沒有.
    3. 自由業或已退休, 可以依三餐與睡眠時間設定.
    4. 對上班族而言, 個人是建議用休假日的作息設定提醒, 而上班日將藥品放好, 用餐後記得服用藥品後輸入App.
    5. 工作現場不是很固定的情況, 則建議直接選"需要時才使用".
  3. 養成用藥後馬上輸入的習慣.
  4. 單一療程結束, 再選擇將藥品"封存".

 

因為健康App的用藥功能相對單純(簡陋 XD), 而用藥紀錄也只有使用時間與次數, 對於數量並沒有管理, 所以算是在有改版前, 先善用備註的功能, 把重要的領藥單位, 每次數量另外紀錄.

iPhone健康的用藥略為不方便之處

iPhone的健康App算是整合許多生理健康功能的好用App, 其中的用藥功能, 可以自行建立各種藥品或保健食品, 並紀錄使用的時間.

不過在功能上, 時段的設計與群組分類上就稍嫌不足.

  1. 時段的設計: 一般處方藥的使用時間是概略性的"三餐前""三餐後""睡前"等, 是配合藥品與食物的交互作用而設定, 不過iPhone健康的用藥只能設定固定時間提醒, 也就是需要先將用餐時間固定, 用藥時間才能固定.
    如果能有區段性的設計, 例如原本有睡眠時間設定, 讓用餐時間也成為一個彈性的選項, 這樣會比較接近一般人的生活習慣.
  2. 用藥的群組: 有時候看診後, 會有同性質的用藥, 例如平常可能有某些保健食品, 而看診後有一批抗生素, 胃藥, 止痛劑, 目前的用藥就必須各別建立使用時間, 封存保健食品, 然後在時間到才點選三項看診後的藥品(雖然同一個提醒會一起出現).
    如果能有群組功能, 可以方便註記這幾項藥品都是來自同一次看診後的需要. 之後管理或封存等動作可能也會更方便.

另外當然可以結合各國食藥署資料庫查詢, 學名藥與專利藥的備註等, 不過功能就太細, 先從一般更方便著手看看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