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評論一下"我台北娘家"的設計問題 :p

1. 由於很多 e-mail 軟體的預設值為: 不顯示圖片, 所以內文以圖文並列的方式, 在 e-mail 看到的往往是純文字.
2. 因為只有純文字, 所以排版的情況就會影響閱讀的方便性, 以我這邊看到的, 就是上面的一段前序, 右邊有被切掉的聯絡方式. (因為我家電腦比較舊, 螢幕比較小 XD)
3. 所以就這樣的訊息, 對收到信的人來說是資訊不夠充足. 大概到這邊就中斷了.

所以如果設計類似的東西, 就會建議: (只有 E-mail , 網頁或 Facebook 又有不同的設計方式.)
1. 區分出不同的元素, 例如:
a. 講座主題/講師/時間/地點 等屬於講座相關的.
b. 報名方式/聯絡方式 等屬於行政相關的.
2. 評估對學員有吸引力的重點, 如同前一次發公告時的心得, 先挑出重點.
3. 學員看到之後 7~10 秒內, 就會判斷訊息是否有效, 所以要能讓學員覺得: 是在對我說話. 這篇文案一開始就沒有, 而是讓學員被動看到的文案.
4. 接著就是讓學員看到有興趣的東西, 由於電腦設計關係, 所以左上角就要有資料. 而這篇第二個問題, 就是看到比較抽象的東西, 而沒有具體的東西.
5. 學員看到, 有興趣了, 接下來就是看內容, 內容設計就要清楚告知. 所以這篇第三個問題, 是每場活動的說明是分開的, 而且不看圖的話, 文字說明是不清楚的.
6. 接著對內容較明白了, 才會想要報名, 開始判斷時間是否可行, 如果活動很吸引人, 也許學員就會排開其他活動. 這篇第四個問題, 每一場的時間並沒有說明. (要看圖才有)
所以整個流程下來, 豐富的圖片反而是阻礙了閱讀, 也就相對阻礙了民眾接觸活動的可能.

以個人想法, 會有幾個方向嘗試調整:
1. 有一張總表式的清單, 列講座元素與行政元素就好. (E-mail 用這一份就好)
2. 這些圖可以用在每場講座單張宣傳品. 因為學員參加的重點在於講座, 而不是欣賞圖.
3. 社大本身有些理念, 在文字內可以再陳述.

如果有相關訊息要發給學員或老師, 可以參考看看, 比上面分析的事再細緻一點:
a. 如果自己就是學員或老師, 收到社大訊息時, 能不能清楚看到訊息的意思?
b. 看到訊息後, 能否明確知道有哪些執行的方式?
c. 如果想要執行(或拒絕執行), 執行的時間/地點是否清楚?
d. 需要準備的東西(人/服裝/講義/設備)需要多少前置作業?
e. 執行時會有什麼損失, 執行後可以有什麼效益或成果? 兩者成本是否相符?

讓學員或老師覺得用一點投資, 可以換到比較多效益, 那就比較容易成功, 給大家參考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