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續之前在社大願景會議中與 張正揚 稍微討論到的事:
個人的認知為:
1. 農業發展的歷史, 也是從自然農法開始, 爾後才使用化學品, 形成"慣行"農法. (對慣行這詞感到困惑)
2. 由於農業與政治受到經濟的影響, 所以美國除草劑廠商在軍用市場(越戰)淡出後, 轉向農業市場(基改), 讓農業市場的價格低價化.
3. 而在美援下, 臺灣成為這些基改作物的傾銷地區, 反而讓臺灣農作價格偏高而難以銷售, 壓迫了農民的生計.
4. 由於這些因素, 造成下一代轉向工業發展, 或至少是離開農村.
而自然農法的推動, 個人之前會偏重在"產業"結構, 就是考慮民眾在市場上選擇時, 以低價為很重要的因素, 則如何形成更重要的因素如健康, 國防(糧食自給以免被封鎖), 低碳(在地消費)等.
所以這篇文章提到"農民要生計", 我覺得用詞是稍微情緒了一點; 也會想反過來思考, 如果年青人回鄉, 一些人投入農作, 一些人引用更天然的技術來取代化學品, 一些人把原本的農作包裝, 形成一種新的宣傳, 也算文創吧; 這樣也能重新形成產業鍊, 讓農業可以減緩萎縮.
這樣對於水資源分配等問題, 就不只是農村的力量, 而是社會上能普遍認同農業的重要, 一起發展.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gritruth/photos/a.1526400194238068.1073741828.1526178950926859/1593205524224201/?type=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