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金錢是方便定價, 交易的工具; 形成市場後, 有政治力量來提供道路, 管理水, 電等民生設施, 而透過稅收等機制來維持政治力量與市場.
對一般人而言, 常見的就有幾種不同類型的機制.
類型 | 時間 | 費率 | |
---|---|---|---|
個人 | 個人綜合所得稅 (國稅局) |
每年5月申報"前一年"的所得 | 扣除免稅額與扣除額後, 採用累進稅率5%起 |
健保費 (健保署) |
於薪資扣除部分負擔部分 或單筆收入達兩萬 |
部分負擔依職業類型分級 單筆收入2% |
|
勞保費 (勞保局) |
於薪資扣除部分負擔部分 | 部分負擔依收入分級 | |
國民年金 (勞保局) |
無勞保或相關保險期間 | ||
車輛 | 牌照稅 (縣市政府稅務局) |
每年4月(自用) 每年4月與10月(營業用) |
依車種, 排氣量與使用方式不同 |
燃料費 (公路總局) |
每年7月(自用) 每季(3月, 6月, 9月, 12月)(營業用) |
依車種, 排氣量與使用方式不同 | |
不動產 | 房屋稅 (縣市政府稅務局) |
每年5月 | 依評定現值, 建材, 折舊, 使用方式而不同 |
土地稅(地價稅) (縣市政府稅務局) |
每年11月 | 依公告地價, 使用方式不同 |
在編列預算時, 必須要預留這些稅金的額度, 寫進預算表; 由於所得稅與健保費會依收入而不同, 所以先規劃好這些預算項目, 將來若要把預算自動化, 就比較容易設定項目處理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