趁著在社大當志工期間, 又回顧了以往的南部社大經驗和現在北部社大經驗.

以個人觀察, 受到社會階層的影響很大, 當社大以 NPO 承辦縣市政府教育局的委託案開始, 就成了受限於經費下的某種實驗行動. 即使如此, 還是有很多單位會有新的嘗試, 但是有更多人員, 卻以一個行政人員的角度, 只求執行成績及格.

但是社區大學做為「知識解放、公民社會」的理想實踐場域, 就有了幾個元素出現:
1. 什麼是公領域? 什麼是私領域? 哪些是公領域? 哪些是私領域?
2. 社會的意義? 社區的意義? 社會學的"社會不(只)是人的集合", 則社區又是怎樣的集合? 與相關協會或社團的關係?
3. 知識解放的意涵? 人的知識i是否也是社會學中的"異化"的一項?

柯景騰說: "十年後, 我連 log 是什麼都不知道."
套用在社大的想法, 就是制式教育下一直灌輸著"知識", 可是很多人都在"考完試就還給老師了", 而沒有深刻內化到自己的經驗. 所以也看到越來越多類似的狀況: 西元年與民國年不會轉換.

當這樣的狀況越來越普及, 就成了人的"異化"狀況, 許多人忽視了一些觀察, 省略了一些連想, 而無法進一步再產生創造力, 成為流行產品的追隨者而不是流行風潮的創造者, 以追求偶像為目標來滿足自己的喜悅, 而可惜了有自我發揮的潛力.

所以社大必須有自己的特色, 才能從眾多成教業與才藝界中走出自己的路, 所以成教業會教大家知識時, 社大也是教大家知識, 可是就要有不同的教法, 這些教法因課程而異, 精神就是在於讓這些知識能重新與人的經驗結合, 也就是"知識解放"的某種形式上的實踐.

這也就是社區大學的三大類課程發展的第一階段目標: 以藝能性課程提高學員參與率, 把知識融入課程中. 接著是在課程中, 有些經驗分享或討論, 而形成社團的概念. 從社團課程也是比較容易看出不同社大的發展想法, 因為"社團活動"與"掛社團名義的課程"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作法, 也就是有些社大會有社團不收費, 或需要定期參與特定社團的要求.

只是這樣的要求, 是否能讓學員自主參與? 或者會讓一些社團成為消極選課的"避難所"呢? 這就另外有社團發展的觀察了. 而社團會成為一個分野, 也是跟之後的兩條路有關: a. 往學術課程發展 b. 往社區發展.

往學術課程發展, 就像個研究室一樣, 原本從藝能與社團中, 開始探討新的可能, 或以具有一定知識累積後的觀察力, 重新觀察生活, 重新看看自己或社會, 也算另一種知識解放的結果.

社團類的另一條路: 往社區發展, 則成了很多社大目前積極運作, 但依個人觀察, 還有些可以更密切的內涵. 以個人所見, 社區的形成有兩種作法, 一種以傳統社區聚落為形成的元素, 一種則是以共同的發展或目標而形成. 而這些由社會局所轄的社區或發展協會, 與社大間的串連大致方法有:
a. 社大成果於社區舉行, 或社區成果在社大發表.
b. 社大或社區分別向教育單位/社會單位申請補助, 共同執行.
c. 社大課程於社區內進行, 或社區民眾選特定社大課程.
而這些作法, 往往在一定時間後, 就因為補助結束, 或課程結束後, 就沒有關連了, 也就是個人覺得長期來看, 社大某種"公民社會"目標, 反而侷限於社區的概念, 或是以行政人員為主體的合作關係.

當然社大原本就是教改中的一個實驗方向, 就算與社區合作會有中斷, 仍然是社大的成果, 只是這種成果要如何再永續經營; 如何將個人知識或能力, 發揮於"私領域", 延伸到"中介領域", 再到"公領域"; 或是由"自然人", 到"法人", 再到"社會人"的發展, 就成了實踐「知識解放、公民社會」的行政人員, 可以先思考的課題了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