綜藝媒體的淺根文化(meta社會學觀感)

我沒有看馮光遠跟吳宗憲在政論節目的"演出",因為我心中已經有些印象,這兩個人大概只會各說各話。

但是會從吳宗憲開始談起,他的確在綜藝表演上有一些能力,但是這些能力可能包括挖苦其他人,包括炒緋聞等;跟豬哥亮比起來,豬哥亮的綜藝表演也有一點挖苦,可是會留情面或保留一些個人親和力,然後用隱諱的方式講情色的事,讓觀眾也跟著苦笑。其中最大的差別,在於吳宗憲偏向表現他自己的能力,而豬哥亮偏向把焦點放在被挖苦的其他藝人以及每個觀眾。

用這例子來講文化,就是吳宗憲的綜藝文化,以賺錢為目的,所以會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腿,希望爭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錢,但是並沒有培養在地文化的目標。
雖然豬哥亮的表演也看不出培養在地文化,但是他至少是嘗試以在地人的文化,用在地人能理解的方式去表演。

最近看到一篇文章,大意是講台灣媒體一直在造「女神」,甚至記者路邊看到的就是「正妹」;我想其中的一個關鍵,就是文化的淺根性。

比如一窩蜂地使用「職人」、「女神」,漸漸地還有「立馬」、「內地」等用詞;如果是一種次文化,我想並不意外,但是從吳宗憲等藝人的表演中看到,表示藝人及媒體追求流行,以「偽‧新知」想表現出「很潮」、「好屌」的形象。

可是風潮來得快,去得也快,這些用詞如果不能跟民眾生活串連,就變成速食型的淺根文化,只求有得吃,不求營養,不求精緻,甚至連虛假的美味都沒有。

所以文化的培養,還是需要從與當地人的生活中累積,才能串連出有質感的文化,要談文創,也要有這些基礎吧。


(後記)
原本聯想的點有:
  1. 客家文化雖然最早是「客」,卻感覺在台灣有紮根,有文化特殊性。
  2. 語文雖然會因為時間而有不同意義,但是需要由使用者的使用量來累積,但目前媒體用詞卻像是為引進而引進,跟引進福壽螺的感覺差不多。
  3. 文化或社會並沒有一定的範圍,只是大概的範圍;但是媒體與綜藝節目,卻往往用媒體人自己的文化,想帶動整個社會的文化。